通过磋商,IMF向成员国表达自己对相关问题的意见并提出建议。
为此,即使财政悬崖真的出现,对美国经济的影响也将较为温和。但随着人民币汇率事实上已逼近均衡汇率,加之中国人民银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改革力度大增,汇率问题已不再是聚光灯下的焦点议题,取而代之的是利率改革问题。
由于担心希腊退出欧元区后使用的新货币大幅贬值,该国存款外逃的风险正在加剧。此后,走投无路的希腊或选择强制性违约,希腊银行业会因所持有的希腊国债违约而面临巨额亏损。但同时,日本经济还面临着两大系统性风险:第一,国内能源短缺。核能在日本能源政策中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日本54座核反应堆悉数停运,能源短缺将使企业生产和居民消费捉襟见肘。但是,在欧债危机始终没有成功解决的前提下,财政紧缩措施又是不得不饮下的一剂苦药。
日本:经济有望取得较好表现展望日本经济前景,随着灾后重建项目密集展开,以及政府对环保车购置税优惠政策的落实,今年日本经济有望取得较好表现。一旦左翼势力上台执政,希腊很可能会抛弃原政府签署的援助协议与财政紧缩措施,可能导致国际社会掐断对希腊的援助,预计6月底之后希腊会彻底弹尽粮绝。后者则主要为商业银行的中小企业贷款提供担保,降低中小企业的融资难度和成本。
我国现有283个地级市,但城市商业银行只有147家(2010年)。第四,加快有关法律法规建设,推动民间金融的合法经营,对民间借贷行为给予规范。前者可以作为批发机构增加现有中小金融机构的服务能力,同时致力于开发中小企业信贷的专门技术。全国2860多个县,还摊不上每县一个。
同时要统一制定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标准和风险管控要求,帮助地方政府有效提高对小额贷款公司的监管能力和监管效率。国际经验表明,作为市场经济的补充和政府调控经济的工具,政策性金融机构在相当长时期内仍有存在的必要。
第三,建立小微企业信贷统计系统,明确统计指标。2010年我国共有农商行85家,农合行22家,农信社2646家,合计2753家。尽管各级政府的努力收到一定成效,但现有支持政策并不足以根治中小企业的融资困局,中小企业融资难仍然是一个普遍现象。改进商业银行的信贷环境商业银行不肯给小企业放贷,既有主观原因,也有客观原因。
今后凡是符合条件的城市应均可设立商业银行,城市商业银行的数量扩展到300家并不算多。建议放宽村镇银行设立条件,如修改对控股机构的规定、允许资产管理公司等非银行金融机构作为发起人设立村镇银行。其具体做法,可以是设立中小企业银行或担保机构。第三,按照区别对待、循序渐进的原则,将部分公司治理完善、内控机制健全、经营状况良好的小额贷款公司改制为社区银行。
为此建议:第一,大力发展城市商业银行。第四,拓展小额贷款公司的融资渠道,提高外部融资比率。
第二,鼓励以农户和城乡小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农村金融机构发展。何况对于中国这样一个发展中大国来说,经济发展压力大、发展不平衡、市场经济基础尚不够健全,更需要发挥政策性金融的作用。
建议,尽快修订15年前制定、早已不适应现实经济金融活动的《贷款通则》,或者尽快出台《贷款人条例》,以规范民间借贷行为,推动全方位、多层次、差异化的中小企业融资服务体系的建立。二是监管存贷比要求过严。发挥政策性金融的引导作用我国现有进出口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出口信用保险公司三家政策性金融机构,国家开发银行正在由政策性银行向商业化银行转轨,但仍承担部分政策性职能。根据中国银监会的统计,2011年第三季度末,金融机构中小企业贷款余额20.76万亿元,同比增长17.5%,比年初增加2.26万亿元。三是村镇银行不能直接加入人民银行大额和小额支付系统,导致对公业务无法开展,个人金融业务也严重受阻的情况。几年来,在中央各部门及各级地方政府的多方努力下,中小企业的融资环境得到明显改善。
三是完善资本市场结构,为创新创业创造更好的环境。促使其充分发挥熟悉当地情况、经营机制灵活的特点,为当地中小企业和居民提供个性化金融服务。
第二,允许村镇银行加入人民银行大小额支付系统,并为之提供必要的技术支持。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以下建议:第一,进一步完善差别化监管政策,允许村镇银行将资本金计入存款来源,并提高对小银行存贷比的容忍度。
根据我国中小企业融资现状,今后解决中小企业融资难的思路,一是进一步发展间接融资市场,完善配套措施。尽管受信贷持续收紧和2010年同期基数较高等因素影响,2011年第三季度中小企业贷款增速有所回落,但占全部企业新增贷款的比重却大幅提高达到68.4%。
为避免出现过度同质竞争,对城市商业银行的机构扩张和跨区域经营应建立严格的标准。比如:第一,进一步完善信用担保体系。建议如下:第一,发挥国开行的作用。此外,目前困惑中小银行的问题,一是存款来源不足。
因此,中国的政策性金融业务不是多了而是还远远不够。二是梳理现有政策,强化政策的协调性,减少不合理的政策约束,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
进入专题: 小银行 中小企业 。可以考虑整合现有多项政策,发展专门的政策性金融。
同时要关注村镇银行扩张可能带来的风险隐患,强化对发起行特别是城市商业银行和农村金融机构的风险管控为避免可能出现的短期内贷款过快增长,可首先取消对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规模管制,对大中型银行则可划出一块专门针对中小企业的贷款规模。
现实表明,因规模管制而无法放贷的资金中,有相当部分进入了体外循环。关于取消贷款规模管制的建议可以分批次取消对银行的贷款规模控制,先取消对城市商业银行、农信社、村镇银行等以中小微企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中小金融机构的规模管制,最后全部放开。其次,贷款规模控制在很大程度上削弱了银行对中小企业的信贷服务能力。进入专题: 商业银行 贷款规模 。
二是一旦出现超规模现象,即通过诫勉谈话、扣减下一月度(年度)规模、上缴差额存款准备金(上存利率为零)等手段加以惩戒。再次,规模管制加剧了资金体外循环和违规行为。
具体控制方式,一是根据给定的公式测算月度贷款规模(但由于公式十分复杂,不少地区是参照上年信贷情况核定贷款,一季度核定偏紧,4月以后有所放松),要求商业银行各级机构必须严格执行。去年4季度外汇占款连续3个月出现负增长,今年1~2月,外汇占款月均增长仅830亿元,同比少增5500亿元,远低于2006年以来2千亿元以上的月度平均水平,且增量为2004年以来最低。
当前受贷款规模控制影响最大的是主要为中小微企业服务的中小银行。此外,在民间借贷市场火爆的情况下,部分银行资金在转手之后进入了民间借贷市场,使得民间借贷市场的风险有可能向银行体系蔓延。